diff --git a/zh_CN.GB2312/articles/nanobsd/article.sgml b/zh_CN.GB2312/articles/nanobsd/article.sgml index 04d6b02d18..4a81aef8ba 100644 --- a/zh_CN.GB2312/articles/nanobsd/article.sgml +++ b/zh_CN.GB2312/articles/nanobsd/article.sgml @@ -2,7 +2,7 @@ The FreeBSD Documentation Project The FreeBSD Chinese (Simplified) Documentation Project - Original Revision: 1.1 + Original Revision: 1.4 --> @@ -102,22 +102,22 @@ 一个配置文件区, 运行环境中, - 可以将其挂接到 /cfg 目录下。 + 可以将其挂接到 /cfg 目录下。 这些分区默认情况下以只读方式挂接。 - /etc 和 - /var 目录均为 + /etc 和 + /var 目录均为 &man.md.4; (malloc) 盘。 配置文件分区保存在 - /cfg 目录。 - 它包含了用于 /etc + /cfg 目录。 + 它包含了用于 /etc 目录的文件, 在启动之后暂时以只读方式挂接。 因此, - 在需要从 /etc 向 - /cfg 目录复制所进行的、 + 在需要从 /etc 向 + /cfg 目录复制所进行的、 希望在重启时保持不变的配置时, 需要进行一些额外的操作。 @@ -132,9 +132,9 @@ 只有在系统启动过程中, 以及需要修改配置文件的场合, 才需要挂接包含 - /cfg 的那个分区。 + /cfg 的那个分区。 - 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挂接 /cfg + 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挂接 /cfg 不是一个好主意, 特别是当您把 NanoBSD 放在不适合进行大量写操作的分区时 (由于文件系统的同步进程会定期向系统盘写一些数据)。 @@ -146,7 +146,7 @@ NanoBSD 映像是通过使用非常简单的 nanobsd.sh shell 脚本来构建的, 这个脚本可以在 - /usr/src/tools/tools/nanobsd + /usr/src/tools/tools/nanobsd 目录中找到。 这个脚本建立的映像文件, 可以用 &man.dd.1; 工具复制到存储介质上。 构建 @@ -267,7 +267,7 @@ customize_cmd cust_foo 下面是一个更贴近实际的例子, 它将默认的 - /etc 目录尺寸, + /etc 目录尺寸, 从 5MB 调整为 30MB: cust_etc_size () ( @@ -293,12 +293,29 @@ customize_cmd cust_etc_size cust_install_files — - 从 nanobsd/Files + 从 nanobsd/Files 目录中安装文件, 这包含一些实用的系统管理脚本。 + + 安装预编译软件包 + + 通过采用自定义函数, 可以将预编译包加入到 NanoBSD + 映像中。 下列函数会安装位于 + /usr/src/tools/tools/nanobsd/packages + 的全部预编译软件包: + + install_packages () ( +mkdir -p ${NANO_WORLDDIR}/packages +cp /usr/src/tools/tools/nanobsd/packages/* ${NANO_WORLDDIR}/packages +chroot ${NANO_WORLDDIR} sh -c 'cd packages; pkg_add -v *;cd ..;' +rm -rf ${NANO_WORLDDIR}/packages +) +customize_cmd install_packages + + 配置文件举例 @@ -395,7 +412,7 @@ customize_cmd cust_nobeastie 要在正在运行的 NanoBSD 系统中安装新的映像, 可以使用位于 - /root 目录的 + /root 目录的 updatep1updatep2 脚本, 具体使用哪一个脚本, 取决于正在运行的系统位于那个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