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這樣的. 如果你的意思是: ``為甚麼我的 swap 看起來滿了?'' 那是因為把東西放在 swap 裡後拿回來的速度會比 pager 經由檔案系 統拿回(未修改)的執行碼快.
事實上, 記憶體中 dirty pages 的量並未減少; clean pages 則在需
要的時候移走.
要了解為甚麼 FreeBSD 使用 a.out 格式, 首先你要知道一些
目前 Unix 中使用最廣泛的三種格式:
最早和`古典'的 unix 目的檔格式. 使用一種短而緊密的檔頭,
伴隨一個通常用來辨認格式的魔術數字(參考
SVR3 目的檔格式. 檔頭包含了一個節區表, 所以可以具備比
.text, .data, .bss 還多的節區. FreeBSD 藉由一個工具, 把程式需要那種 ABI 的資訊 烙印
在 取得更多資訊.
FreeBSD 來自 "古典" 陣營, 傳統上都使用
在黑暗的過去, 只有簡單的硬體. 簡單的硬體支援小型、簡單的系統.
a.out 在簡單的系統上勝任愉快 (PDP-11). 當 unix 移植到其他平台時,
a.out 保留了下來, 因為對早期的 Motorola 68K, VAX 之類的架構已經
夠用了.
然後有些硬體工程師覺得讓軟體多做點事, 那 CPU 的電晶體就能少
一點而跑的更快. 要在這種新式硬體上工作(現在稱為RISC), 此外, 當程式越來越大兒磁碟(以及主記憶體)相對來說較小時, 共享
程式庫的概念就發展出來了. 虛擬記憶體系統也變得越來越精巧. 當每一
種進步都在 然而, 隨著時間過去, FreeBSD 的 build tools 形成了平行的兩支
(尤其是組譯器和 loader). FreeBSD 這支加進了共享程式庫以及修正
了一些錯誤. GNU 原來撰寫這些程式的人則重寫了這些程式, 並加入了
對於跨平台編譯, 不同格式模組之類的東西更簡單的支援. 許多人想要
做出以 FreeBSD 為目的平台的跨平台編譯器, 不幸的是 FreeBSD 的 as
和 ld 不能做這項工作. 新的 GNU 工具(binutils) 加入了跨平台編譯、
你必須把 ``
及 依照結尾的斜線, 你會認為修改 如果你有自信在出問題的時後能自行解決, 你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讓較早的
版本支援較長的帳號. 修改 /usr/include/utmp.h 中的 UT_NAMESIZE. 你也
必須把 /usr/include/sys/param.h 中的 MAXLOGNAME 改成跟 UT_NAMESIZE
相符. 最後, 如果你是從原始程式建立系統, 別忘了 /usr/include 每次都
會更新! 修改 /usr/src/.. 中適當的檔案. 是的, 從 3.0 版開始可以使用已經整合並加強的 BSDI
對 3.0 之前的系統, 在 port 中有一個極佳的工具程式
SUP 對頻寬的使用不友善, 而且已放棄了. 目前建議維持原始碼更新的方法是
問: 有人做過 FreeBSD 執行時的溫度測試嗎? 我知道 Linux 比 DOS 涼,
但沒聽人提過 FreeBSD. 似乎很熱.
A. No, but we have done numerous taste tests on blindfolded
volunteers who have also had 250 micrograms of LSD-25
administered beforehand. 35% of the volunteers said that FreeBSD
tasted sort of orange, whereas Linux tasted like purple haze.
Neither group mentioned any particular variances in temperature
that I can remember. We eventually had to throw the results of
this survey out entirely anyway when we found that too many
volunteers were wandering out of the room during the tests, thus
skewing the results. I think most of the volunteers are at Apple
now, working on their new ``scratch and sniff'' GUI. It's a
funny old business we're in!
不開玩笑了, FreeBSD 和 Linux 都使用 ``
問: FreeBSD 編譯核心時有做甚麼 "奇特" 的事讓記憶體沙沙作響嗎?
當編譯時(還有開機時確認軟碟後的短暫時間), 也種似乎來自記憶體插槽
的奇怪聲音.
答; 是的! 在 BSD 的文件中你會常常看到 ``背後靈'', 大部份的人
都不知道那是一種實際存在的精神體 --- 掌控著你的電腦. 你聽到的聲音
是這些背後靈以高音口哨在溝通怎樣做許多的系統管理工作.
如果這些聲音很困擾你, 來自 DOS 的 ``fdisk /mbr'' 就
能擺脫, 但如果有相反的效果也不要驚訝. 事實上, 如果在儀式中聽到
Bill Gates 恐怖的聲音從內建的喇叭傳來, 馬上逃而且不要回頭!
從 BSD 背後靈不平衡的影響中解放, DOS 和 Windows 背後靈通常都能
重新控制整台機器並對你的靈魂詛咒. 如果有選擇, 我想我寧願習慣奇
怪的聲音.
MFC 是 'Merged From -CURRENT' 的縮寫. 使用在 CVS 記錄中以
表示從 CURRENT 中整合進 STABLE 分支的改變.